6月12日,市委书记罗文江在吉水县调研全市“两山”转化突破攻坚战推进情况。他强调,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锻长板、补短板、布新板,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,完善绿色低碳发展体制,不断提高规模化收储、市场化运营、产业化开发水平,切实把吉安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。
市领导彭学凯参加。
吉水引进江西康寿山茶油全产业链智能化企业,全力发展油茶种植和深加工。罗文江指出,要积极融入“井冈山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,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推进油茶产业标准化、规模化和品牌化。在吉水吉湖国家湿地公园,罗文江强调,湿地是重要的碳汇载体和生态占补平衡资源,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强化前瞻性布局,扬优成势,挖掘潜力,推动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本、资本变资金。在县“两山”资源控股有限公司,罗文江详细了解公司实体化运营和低空智能应用项目情况。
座谈会上,罗文江指出,“两山”转化突破攻坚战既是一篇发展文章,也是一个重要改革课题,要以“闯”的劲头、“改”的力度,着力破解生态产品“度量难”“交易难”“变现难”问题,探索“两山”转化吉安经验,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板块、新支撑。
罗文江强调,要坚持精准核算,推动生态价值可量化。坚持清单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,进一步摸清全市家底。要积极探索新路径,推动核算结果进考核、进项目、进规划、进政策、进市场。要坚持市场化运作,推动生态产品可交易。市县“两山”公司要聚焦主责主业,将分散的生态资源、权益性资产集中收储,在市场化交易运营上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;全市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要建立生态产品收储、交易、招商、服务“四统一”机制,推动生态产品交易、变现、增值。要培育和引进专业化人才,不断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。要坚持融合发展,推动生态产业可增效。要充分挖掘生态优势,在绿色食品、矿业经济、林下经济等产业上因地制宜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,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要坚持金融赋能,推动生态资源可变现。要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,实现生态资源可抵押、可变现、可融资。要探索完善“生态信贷通”、收益权质押贷款等新模式,推出更多取水贷、林权贷、碳汇贷等金融产品,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金融支撑。